每經記者 許立波????每經編輯 魏官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將發布ESG報告作為每年的例行工作之一。
ESG的具體包括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維度。如今,企業發布的ESG報告已成為展現企業使命、社會責任、投資價值等關鍵信息的重要載體。
近日,包括藥明康德(SH603259,股價105元,市值3105億元)、康龍化成(SZ300759,股價96.9元,市值1154億元)、泰格醫藥(SZ300347,股價117.41元,市值1024億元)、凱萊英(SZ002821,股價269元,市值711億元)在內的CXO行業四大龍頭接連披露ESG相關報告。
凱萊英首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藥明康德更重視氣候變化
目前,ESG披露標準尚未實現標準化,從此次CXO行業四大龍頭披露的ESG報告來看,各家披露內容的詳略、形式、質量不一。
從信息披露詳略程度看,藥明康德報告的頁數最多,達99頁,康龍化成的ESG報告共96頁。凱萊英與泰格醫藥的報告詳盡程度略遜于前兩者,分別為45頁、44頁。
在編制標準方面,上市地的相關要求是上市公司披露ESG報告的重要依據。這四家CXO企業均為“A+H”兩地上市,藥明康德與康龍化成主要依照香港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編制;泰格醫藥還遵循了深交所的相關要求;與上述三家公司有所不同的是,凱萊英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主要參照了中國國家標準《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南》等文件。此外,四家公司都參考了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GRI Standards)。
四家公司中,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和泰格醫藥均有多年編制ESG報告的經驗。其中,藥明康德在2019年12月成立了ESG委員會,負責監督和管理公司在ESG方面的戰略、政策和表現,并向董事會匯報以確保ESG事務與公司戰略的一致性;今年,康龍化成發布了第三份年度ESG報告,在此前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中,公司稱將推動ESG治理能力提升、ESG信息披露水平提升;2022年初,泰格醫藥進一步升級ESG架構,擴大ESG管理委員會的職權范圍,成立合規及ESG委員會,推動完善合規體系與ESG體系;相較之下,凱萊英則是在2021年正式建立“ESG管理委員會”,今年發布了公司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
在重大議題方面,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和凱萊英四家企業均采用了實質性議題矩陣,分別提煉出21項、26項、19項和23項重要議題。
而在重要議題的優先級上,各家公司的邏輯呈現出大同小異的特征:比如,四家企業基本將商業信息安全、產品與服務品質、商業道德等作為優先度最高的議題。記者注意到,部分議題的判定也有明顯差異,如對于氣候變化,藥明康德的重視程度最高,其他幾家企業的重視程度則相對較低。
在2021年ESG報告中,藥明康德方面表示,為了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公司參照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CFD)的建議,識別、披露了氣候變化的風險及其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并連續受邀參與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氣候變化的填報與披露工作。此外,藥明康德首次明確量化環境保護目標,并制定相應行動計劃,承諾到2030年,公司能源消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將比2020年各降低25%,用水強度將比2020年下降30%。
披露維度增多,三家CXO企業報告對動物福利表示關注
隨著國家加大對創新藥研發的支持力度,國內生物創新藥研發項目數量隨之大增,伴隨而來的是市場對實驗動物的需求加大。實驗動物中,因供需緊張而價格飆漲的食蟹猴更是在此前引起熱議。
2019年11月,藥明康德子公司以8.04億元的價格,收購蘇州康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包括其下屬的全資控股子公司廣東春盛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廣州春盛生物研究有限公司,并借這筆收購一躍而為國內食蟹猴飼養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
去年,康龍化成先后以1.1億元和2.06億元的價格獲得肇慶創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01%控股權和康瑞泰(湛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NHP(非人靈長類動物)存欄數近1萬只。
對于更偏重前端藥物發現和新藥研發的部分CXO公司來說,實驗動物可謂是重要的“戰略儲備”,體現在ESG報告當中的便是企業對于動物福利的關注。
目前,以“3R”【即Replace(代替)、Reduce(減少)、Refine(優化)】原則設計動物實驗方案已成為CXO行業的共識。這要求盡可能使用非動物的體外方法,或者用無知覺實驗材料替代活體動物、用低等動物代替高等動物;在無替代情況下盡可能減少活體動物使用的數量,提高實驗動物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實驗;盡可能給動物創造一個好的實驗環境或減少給動物造成的疼痛和不安。
在四家CXO企業中,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均指出,公司遵循3R原則以及其他國際通行的動物福利和倫理準則。其中,康龍化成對于動物福利的披露最為詳盡,其在報告中展示了公司動物管理和使用委員會(IACUC)的組織架構圖并部分列舉了針對動物福利制定的保障措施。凱萊英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暫未涉及動物福利相關內容,這或許是由于和前述三家公司相比,凱萊英的前端CRO業務尚處于發力期,實驗動物的重要性相對較低。
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對于環境治理披露較為詳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四家CXO企業均在報告中披露了ESG治理成果,對比幾家企業共同披露的指標,藥明康德及康龍化成披露的具體數據相對更加詳細。
其中,藥明康德列舉了一份環境績效表,包含外購電力等七大能源種類,以及能耗、溫室氣體排放、廢水排放、廢氣排放、危險廢棄物、無害廢棄物、水資源、包裝材料使用等方面明細。
康龍化成ESG報告中采取了圖、文、數結合的形式,披露的相關信息更多。例如,報告中除了資源使用和廢棄物排放等常規數據,還包含“逐步開展水龍頭改造工作,改造后的水龍頭可有效減緩出水壓力和出水流量,節水量預計可達到30%-50%”,“針對動物尸體、組織等醫療廢棄物,按照規定分別放置,并由指定人員每日定時收集,統一放入廢棄物暫存間”等細節。
在有害廢氣物總量、廢水、廢氣、能源消耗總量等關鍵指標上,泰格醫藥、凱萊英則有部分信息未披露。
不過,由于各企業選取指標、單位以及統計口徑的不同,也降低了相關數據的橫向和縱向可比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205422